艺术村
先期跟工作室那边也发了一份行程表,除开魏洋的工作室外,大蓝两口子设立的公益基金也参与了进来。
这个基金是仇易跟大蓝发起,若干实业大佬支持成立的一个专门山区孩子文化学习交流的机构。他们不参与学校的具体运作和日常运转,只负责在寒暑假的时候学习机会给山区的孩子,相当于一个另类的“夏令营”“冬令营”的活动,所有的费用都由基金会支付,联系交流学校和路上的行程住宿则有专门的人负责。
这次是基金会第三次组织活动了,前两次的反响还行,但是有点点脱离孩子们的实际情况了,大部分活动只是在参观,参与的机会很少。
大蓝全程跟了一次后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改变,这次晚篱打电话跟她无意中聊起这事儿,她就上了心,拉着基金会的主席和晚篱魏洋开了个电话会议,最后确定由三方共同协办,试试看这样处理的效果会不会好一些。
基金会这次派出的干事有两个。年轻小伙子姓董,富二代出身,属于家里有矿的那种,虽然不是大矿,但是躺着
吃个两辈子还是没压力的。他这次是被家里人强行送到基金会来做事,所以一路上都没有个笑脸,负责跟晚篱跑南边确定住宿和交流学校跟科研单位。
另一位是专业出身,姓陈,三十岁的单身女性,是个不婚主义者,却对孩子充满爱心和耐心,一路上的行程都由她来负责。
跟陈女士沟通之后,晚篱放心的将孩子们和从来没出过大山的老师们拜托给她,之后就跟小董一起联系可以参观跟动手机会的科研单位。所幸大部分科研单位都有对外展示的部门,而且听到说是给山区孩子机会,毫不犹豫就同意了,有两家科研所还动手场地,并且所有联系的科研单位都愿意对孩子们免费午餐。
“初步来看,我们确定了三家科研所跟一所中学和一所职业技术学校,另外魏老师的工作室也对他们开放,并且艺术村也答应办一个小型的艺术活动孩子们学习和实践。”
晚篱把确定下来的资料整理好,让小董传给基金会备案。
“晚篱,职业技术学校有必要去吗”
大蓝觉得这个安排可能不太合适,但小董却抢在晚篱开口前怼了回去。
“怎么就不合适了”小董把收集的资料拍在桌上,“那些孩子跟城里的孩子可不一样,他们不一定必须得上大学,先不说家里能不能负担的事,就说他们的教学质量也不能保证让他们能考上对吧。这样的话,提前学门技术哪里不好了”
小董是跟着晚篱找的那所技术学校,也在里面听了不少老师对于学生和专门的职业技术规划的介绍,哪怕他自己看不上这些技校生,但他绝对不允许别人来质疑他的工作。
晚篱看了大蓝一眼,给她丢了个眼色,大蓝年纪比他们俩大这么多,再加上这些年生活经历给了她更宽广的心胸,也不至于去跟个小年轻计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