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子风向外面看了看,又关上大门,带着黑影快步登上二楼。在二楼上,黑影脱掉外行衣,露出纤细的身材和一头秀发,原来是汪萍。</p>
汪萍从手包里拿出一个纸包来,急忙说:“这是你要的东西。”</p>
刘子风急忙将一杯水递过去,又小心地接过纸包,打开来原来是几张照片。他拿着照片的手微微地颤抖着,因为他知道这些都是汪萍想尽办法才搞到的,她为此一定冒了很大的风险、费了很大的周折。想到这里,心里不由得生出一种感动和敬佩来。</p>
“快打开来看看,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。”汪萍催促道。</p>
刘子风听了急忙拧亮电灯,将几张照片摊放在桌子上,仔细地端详着。</p>
第一张是郑大姐的照片,旁边写着:“郑桂萍,36岁,祖籍福建龙溪人,3岁时随养母侨居吉隆坡,14岁回国,就读于厦门集美中学,后因家贫中途辍学。在厦门她参加了“抗日救亡青年团”,厦门沦陷后,她又自愿到“鼓浪屿各届联合救济会”工作,积极开展难民救济工作。”</p>
而另一幅图片则是庆芳的照片,旁边有注释并不多:刘庆芳,出生于上海南汇的一个小渔村,曾就读于大同中学、双十中学,中学毕业后在厦门师范义务小学教书,尔后考入厦门大学。在校期间,在厦门《江声报》发表处女作《远方》,在厦门沦陷前中途辍学。</p>
刘子风手里掂量着两人的简历,陷入了沉思。</p>
汪萍急着问:子风,看出了什么没有?</p>
刘子风摇了摇头说:两人经历虽然不同,可也看不出什么破绽来。</p>
汪萍疑惑地问:这个庆芳倒是有点令人费解,她为什么在厦门沦陷前辍学,家里出了什么事?</p>
“可能是家里供养不起,或是家里出了变故!”刘子风沉思着说。</p>
汪萍思量着说:上海沦陷1937年8月,与厦门沦陷前中途辍学的时间是吻合的,但我还是觉着有点怪。</p>
“难道是我们的判断有误,把方向搞错了?还是确定的范围不够,另有他人?”刘子风有点不自信地说。</p>
汪萍又说:“可‘海风’在电报中说,日本特务‘雪狼’就在潜藏难民营中,难道“海风”的情报有误?”</p>
刘子风放下手中的简历,心情烦闷地来到窗前,盯着窗外发起呆来。</p>
汪萍想了想说:“下一步我去将庆芳辍学的原因搞清楚了,她家里到底出了什么事?”</p>
刘子风点了点头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