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二零章 气数,气数(2 / 2)

乱清 青玉狮子 3729 字 4个月前

就是说,他把父母基因中不好的部分,全部接收了下来,好的部分,全部摒之于外了。

真是唉。

气数,气数。

当初,关卓凡曾这么想过:我来试着改造改造小皇帝;改造不成功的的话,将来这个皇帝,是不好给你做的。

从原时空的表现中,可以看出,穆宗有如下显著的特点:

偏执,狭隘,敏感,易怒,尚浮华,好面子,既自傲,又自卑。

对于老师来说,拥有以上特质的学生,一定是叫人头疼的。

关卓凡“接手”小皇帝之前,已经做了相当的心理准备,但“接手”之后,发现困难还是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大。

皇子很早就开始接受系统的教育,皇宫的特殊性,使其本身也成为皇子另一种意义上的课堂,皇子对皇宫外面的世界虽然懵懂,但世界观其实形成的很早,关卓凡“接手”小皇帝的时候,他其实已经是一件“半成品”了,不少特质已经是不可逆了,关卓凡能够做的,其实并不多。

何况,皇帝是天底下最特殊的学生,骂不得,打不得,许多正常的教育手段——传统的也好,现代的也罢,无法施之于皇帝。

关卓凡并非一无所获,至少,他很快就弄清楚了:为什么小皇帝看上去人并不笨,功课却如此之差?

并不仅仅是功课繁难枯燥和倭仁等师傅教而不得其法。

事实上,清朝的每一个皇帝,打小学的,都是这些功课,师傅的教育方法,也是大同小异的。

怎么单就穆宗学不出来呢?

关卓凡发现,小皇帝的思维,是一种简单的线性思维,不会拐弯,不会跳跃,不会由此及彼,更谈不上什么“发散性”了。对于自己基本认知范围之外的事物,小皇帝的理解力特别之差,而理解不来,就谈不上什么接受。

譬如,对于关卓凡讲的近现代科学知识,小皇帝或者一片茫然,或者如看山海经镜花缘:嗯,云山雾罩的,有点儿意思。

可是——

可是,就到此为止了,就像听故事,听完就算,根本就没有把它们当作“学问”。

小皇帝不是没有好奇心,但他的好奇心,仅仅是浮光掠影,光影之后是什么,他并不关心,即是说,他并没有真正的求知欲。

小皇帝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呢?

就是各种玩乐,以及,各种奢华漂亮的“服御”。

另外,任何知识——不论新旧,如要扎实掌握,都须进行强化记忆训练,但关卓凡发现,小皇帝十足十地“不耐繁钜”,对重复的教学内容,有本能的排斥,背诵默写一类的强化记忆训练,对他来说,犹如上刑,因此,翻来覆去,什么也记不住。

还有,小皇帝对另一种“繁钜”——数字,同样的排斥。

关卓凡曾以战争的后勤保障作为切入口,给小皇帝讲生产能力和战争胜败的关系,希望他能够形成“爱惜国力养护民气”的概念。

关卓凡举的例子,是前汉赵充国的屯田奏。他一边背诵,一边解释,“‘臣所将吏士马牛食,月用粮谷十九万九千六百三十斛,盐千六百九十三斛,茭藁二十五万二百八十六石。难久不解,徭役不息”

小皇帝终于忍不住了,大大的打了个呵欠。

结果,小皇帝连“赵充国”和“屯田奏”这两个名字都没有记住,“打仗就是打后勤”神马的,更是“关朕底事”?

你要给他讲什么“广心胸,守制度”,讲什么“天子将身为天下法则”,他的神气,会让你觉得,“天子”神马的,根本就是另外一个人,而不是他爱新觉罗.载淳。

当时,关卓凡就忍不住想:好吧,您这么不爱干“天子”这个活儿,那么,咱们就另外找个人来干干?

如果自己什么其他的事情都不做,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拿来教育小皇帝,这个学生,也许多少能够改变一些——可是,这当然是不可能的。

那么,就只好换人喽?

关卓凡曾经想过:小皇帝变成好皇帝,是没有可能的了,不过,有没有可能,把他变成对自己言听计从的皇帝,甚至,变成自己的傀儡呢?

他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。

使小皇帝对自己言听计从,并非不可能,但前提是自己要先变成一个地道的佞臣,事事都顺着他捧着他——靠,真那样,我还改什么革,中国还复什么兴,崛什么起,我,我还穿个p越啊!

把他变成自己的傀儡呢?

想都别想。

想一想小皇帝的脾性,想一想,这个主儿甫一上台便将五军机和五御前一股脑儿炒掉的做派吧。

那就只能把你变成“黄雀”了。

(。)

ps:本章部分内容,和前文有所重叠,有的书友看着,可能会觉得有点发闷,狮子抱个歉先。不过,不如此,有些事儿就说不透,偶一为之,见谅,见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