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零二章 天地回响,一发千钧(2 / 2)

乱清 青玉狮子 2762 字 4个月前

如是,这个结盟的诚意,可就……“诚”的不能再“诚”了!

可是,俺们一个军事顾问也没有向中国派过啊?

中国……也从来没有向俺们提过类似的要求啊?

又或者,这个“正步”,仅仅是主人对客人的“致意”?

不对!

腓特烈王储、卡尔亲王何等眼力?这一小队军士的“正步”的水准,实不在普鲁士近卫军仪仗队之下,绝非三几个月功夫就可以练的出来,非经年累月不能为的怪了!

另有一样物事,也吸引了腓特烈王储、卡尔亲王的注意力:这一小队军士手中的步枪,都上了刺刀,不过,刺刀的形状,颇异于欧洲军队,还有,刺刀居然是装在枪口正下方的这可就又奇怪了!

彼时,欧洲军队使用的刺刀,处于主流地位的,依旧是“套管式刺刀”这种刺刀,其实不能算“刀”,而是一支有着锐利尖端的细长的铁棒,铁棒的另一端,有一个套管,可以将“刺刀”紧紧的套在枪口上。

这种刺刀,叫做“枪刺”,更加合适些。

为了不影响瞄准以及装药,“套管式刺刀”一般是装在枪口的一侧或者斜上方,从没有装在枪口正上方的后世的许多人,都有彼时的刺刀居于枪口上方的错觉,不好意思您纯属看花眼了。

这种刺刀,更没有装在枪口正下方的枪口下要插通条,通条的长度,长于枪管,插进枪身之后,留在外面的部分,几同枪口平齐,根本没有“套管”的位置。

前膛枪让位于后膛枪,不再从枪口填装弹药了,但通条并没有跟着前膛枪一起退休,彼时的弹药之药,还是黑火药,燃烧并不如何充分,还不能跟后来的无烟火药相提并论,因此,对后膛枪来说,通条虽然已经没有了填装弹药的功能,但是,还得靠它舒筋活络、清肠通便什么的。

“套管式刺刀”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多少技术含量,其实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发明,要知道,在此之前,所谓“刺刀”,可是直接插在枪管里的呢就是一支两边开刃的矛头,以一支长长的锥形木柄,插入枪口,谓之“插塞式刺刀”。

“插塞式刺刀”之弊端,是一目了然的插上刺刀之后,就不要指望再次开枪了。

而且,这个“插塞式刺刀”,或者不大牢靠格斗的时候,“刺刀”松松垮垮、摇摇晃晃、甚至自顾自的从枪口中掉了出来,都不要太常见;或者太过牢靠打完了仗,怎么使劲儿,都拔不出来。

“套管式”刺刀的发明,不但大大提升了作战效率,更彻底的将长矛从兵备中淘汰出去,将长矛兵变成了一个“消失的兵种”。

时至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的今日,出现了一种新式的刺刀其实是一把真正的军刀,只是刀格即护手以及刀柄,都经过了特殊的设计:刀格的一边做成一个铁环,可以套在枪口之上;同时,刀柄上开一细槽,可以卡在枪口一侧的金属凸起上。

这种刺刀的好处,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,安装、拆卸,都十分方便;第二,装了上去是刺刀,拆了下来是军刀,可谓“一刀多用”。

不过,迄今为止,真正开始大规模换装这种刺刀的,欧洲诸国,只有法国一家。

原因呢,如前所述,这种刺刀是要卡在枪口的金属凸起上的,在设计上,它和步枪,必须一体,因此,并不适用原本使用“套管式刺刀”的步枪。

欧洲诸强之中,近一、两年来大规模换装新式步枪的,只有法兰西一家就是拿破仑三世吹嘘过的“夏赛波步枪”,因此,大规模换装新式“军刀式刺刀”的,也只有法兰西一家。

当然了,平心而论,“夏赛波步枪”也确实是一种好枪。

普鲁士军队目下使用的步枪,还是以普奥战争期间的“德莱赛步枪”为主,因此,普军的刺刀,还是以“套筒式刺刀”为主。

好了,说了这么大一篇儿,该转回到两位普鲁士军人的讶异上了。

这一小队军士所持步枪上的刺刀,毫无疑问,是“军刀式刺刀”,不过,法国人的“夏赛波步枪”刺刀,长达二十英寸,而且有一定的弧度便于做军刀时劈砍之用,可是,中国人的刺刀,明显更短一些,而且,没有弧度。

最关键的,还是之前那个问题:怎么会把刺刀装在枪口正下方呢?

“夏赛波步枪”刺刀,和“套筒式刺刀”一样,都是装在枪口一侧,刀面平行于地面中国人的刺刀,装在枪口正下方,刀面是垂直于地面的。

难道,中国人的步枪,不需要通条了吗?

还有,这一小队军士,到底是拿来做什么用的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