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国祚(1 / 2)

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1798 字 22天前

乾宁六年十月初一,洛阳,秋高气爽。</p>

杜洪牵着马儿,沿着定鼎门大街东第一街慢慢走着。</p>

明教坊外,车马川流不息。拉的都是各色居家用度物事,桉几、胡床、绳椅、桌子、金银器、毯子之类。</p>

稍一打听,便可知都是从汝州采买回来的。</p>

汝州有木材烘干窑,有深山老林,最近又聚集了很多木匠,一人带好几个徒弟,日夜赶工,忙都忙不过来。</p>

杜洪从鄂州来,途径梁县、临汝二地时,见到了太多这种场面。他们往往住在山脚下,搭一个棚子,从官府陆续兴建起来的木材烘干窑内采买木料,制作家具、工具。确实很累,也很辛苦,但不少赚钱。</p>

听闻夏王对这种现象十分满意,并给了一个新鲜的词语来定义:森林工业。</p>

明教坊的坊墙也建起来了,入口、出口都有河南县征调来的土团乡夫把守夏王有令,洛阳城一分为二,河南县治城东,洛阳县治城西。</p>

明教坊现在是高官显贵的居住之所。其中官最大的,应该是河阳节度使宋乐了。据坊间传闻,未来他将是新朝的宰相之一。</p>

宋宅位于明教坊西北部,在武后、玄宗朝名相宋璟宅的旧址上修建,亭台楼阁,竹涛阵阵,假山流水,曲径通幽,端地是一处好所在,也非常符合宋乐的身份。</p>

夏王,对待他的元从老人,那是真的不错。</p>

明教坊还入住了两位比宋乐稍低一些的官员,即赵珝、王班。</p>

赵珝是忠武军节度使、许州刺史,住于原银青光禄大夫、礼部尚书崔翘宅。</p>

崔翘字明徽,曾祖君实,父崔融,为崔融第二子。翘大兄禹锡为礼部郎中,从父兄尚未右史,翘迁中书舍人,时人谓为“三张兄弟”,荣耀当时。翘历水部、虞部、考功、吏部四郎中,擢礼部尚书,天宝九年薨。</p>

崔翘宅是一个郡公的宅邸,虽然只剩半拉了,但地基犹存,重新修建之后,赐给了赵珝。</p>

这说明什么?杜洪若有所思,赵珝多半能得个新朝郡公爵位。推人及己,自己能得个郡公爵位吗?怕是难。</p>

鄂州人少、兵少、钱少,还三番两次被杨行密攻击,残破不堪,能得个县伯就不错了。</p>

不过听前来传令的使者私下里透露,折宗本这事做得不地道,夏王也责备了他,为了表达歉意,将来会给他一个县侯的爵位作为安抚,即共城县侯,食封1500户。</p>

县侯,目前也有好几个传出来了:肤施县侯赵麓、阳信县侯张筠、卫县侯郭绍宾以及他自己的共城县侯。</p>

看得出来,县侯这个阶层就是安置手里有军队或地盘的降人的。杜洪不觉得自己当个县侯有什么不妥当,他名为武昌军节度使,实则鄂州刺史,混个县侯名实相副。</p>

这样也好。如果拿了不该拿的好处,免不了被关西老人嫉妒,日子会很难过,弄不好还会给家族招来灾祸。</p>

定鼎门大街作为主干道之一,也是重新整修的,两侧栽了不少槐树、柳树。</p>

走过一棵不知道从哪移栽来的大槐树后,已至宜人坊。</p>

坊门外也是进进出出。有人在运修建房屋、道路的材料,有人在运各色服饰、乐器,还有许多明显是乐人的役徒来来往往。</p>

杜洪眼皮子直跳。</p>

夏王向天下征募音声人,至洛阳太常寺值役。虽然用的是大唐天子的名义,但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。</p>

杜洪加紧两步,继续向北,很快便到了淳化坊。</p>

淳化坊也是官员聚集之处。</p>

胡真、葛从周、王檀分居于几个较大的宅子,全是夏王赏赐的。另有一套小一点的,赐给了一位名叫陈章的广胜军将校,听闻十分勇勐,作战每先登,还能驰马与人冲杀,故得赐一宅。</p>

能得宅子赏赐的都是幸运儿。如今洛阳搞块地可不容易,听闻已经有人去张全义时代就住于洛阳的百姓家中商谈买卖,可见都削尖了脑袋往里边挤呢。</p>

淳化坊清理出来的废墟之内,已经在修建新住宅。但速度很慢,可能是因为大量人手被抽调去修宫城的缘故。说不定,再过一些时日,夏王就会直接赏赐土地了,让得到赏赐的功臣自己去找人营建宅子。</p>

明教、宜人、淳化之后,第四坊安业坊到了。</p>

坊墙尚未修建,全坊几乎是一片建筑工地。杜洪拐了进去,一路走着。</p>

“这位杖翁,此为何人之宅?”入坊第一眼所见,便是一处占地极广的豪宅,已接近完工状态,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不简单,杜洪拉住一位正立于道旁闲看的老者,问道。</p>

老者看了他一眼。</p>

杜洪立刻反应了过来,介绍自己:“某江夏杜洪,亦居于安业坊。今日第一次来洛阳,家小都安顿在城西驿馆,左右无事,便前来看看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