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一章乐城夺粮草(二)(1 / 2)

大魏能臣 黑男爵 4361 字 1个月前

“小的参拜大司马大人--功德巍巍,天下敬仰!”

“免礼吧,把乐城的情况再说一遍,务必要详细!”

“诺!”

杨柏奉命而来,在船舱门口就跪下了,小狗一样爬了进来,脑袋磕的木板咚咚作响,脸上挂满了谄媚的笑容,人一旦选择了背叛,也就毫无底线可言了!

这一路行来,杨柏也想明白了,自己上了萧逸的‘贼船’,再想跳下去是不可能了,天师道对于叛教之人,可是要滚钉板、下油锅、剔骨熬油……以十大酷刑处置的。

而且萧逸许诺过了,只要自己真心归顺,等到平定汉中之后,会赏赐一个侍中官职、一座豪华的府邸,前往许昌享受荣华富贵……两相比较之下,傻子也知道如何选择了!

“乐城本是一座死山谷,因为临近汉水岸边,商旅舟船往来不断,逐渐的兴旺起来了,十年前张鲁下令修筑城池,调动了数万民夫,还请了高人进行设计呢!

先让工匠们在山谷之内,开凿出大量的石条、石块,用来修筑南面的城墙,高三丈有余,厚一丈二尺,其墙体坚不可摧,上面敌楼、箭垛、女墙密密麻麻,没有任何死角可言!

下面开有三道水门,引汉水连接内外,每门设有内外闸口,皆是混铁精钢铸造的,重量在七八千斤以上,白天开启,夜晚关闭,且有专人负责把守!

谷内开凿留下的石洞,则作为仓库使用了,坚固无比,温度适宜,不怕火烧、不怕水淹、也不怕虫吃鼠咬,粮食存储在其中,几十年都不会变质的!

不是小人夸大其词,实在是乐城坚如磐石,且有重兵驻守,大司马要想领军偷袭,只怕是胜算不大呢,不如退回赤坂城,也好另做良谋!”

…………

谈话之间,楼船队进入了港口,里面的空间极大,停泊着大小几百艘船只,都是运送军械、粮草用的,这里是杨家兄弟管辖的,故而没人上前阻拦,反而纷纷让开航道呢!

趁此机会,萧逸窥视着乐城真容,果然跟杨柏说的一样,铜墙铁壁、防御森严,墙上有一队队士兵巡逻,水门也有人日夜把守,几乎找不到任何漏洞!

“把守乐城的是张愧,说说此人的性格、能力、人品!”

“诺!”

“张家兄弟三人,张鲁沉稳厚重,张卫刚烈勇猛,张愧排行最小,自幼受父兄们的宠爱,难免有些狂傲任性,虽然没什么大恶之行,可是做事冲动急躁,往往不思考后果!

此人谋略、武功、文才平平无奇,远比不上两位兄长,不过爱好很广泛,狩猎、歌舞、美酒、斗鸡……看小说,凡是贵族们喜欢的,他几乎全都喜欢,精力还异常充沛。

另外吗,张家兄弟,一奶同胞,彼此之间关系甚好,从不争权夺势,反而齐心合力,故而内部数十年平安无事,这在各路诸侯中非常罕见!”

杨柏虽是个草包,可也有一点点长处,就是会察颜观色、揣摩人心,又有窥视他人行踪的爱好,故而对汉中各方人物的情况,可谓是了如指掌!

“纨绔子弟,性格急躁,这点可以利用之……张愧在汉中集团内部,得罪过什么人没有?”

“有的!”

“就在几年前,张愧因为一匹西凉宝马,跟大将杨任起了冲突,二人互不相让,几乎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,幸亏张鲁及时出面、才把事情压下去了,宝马最后赐给了杨任!

事后张愧不服气,总是寻机挑衅生事,杨任也是火爆脾气,动辄就拔剑相向,两方大打出手好几次,最厉害一次死二十余人、负伤者百余人,还烧毁了一条大街呢!

一个是嫡亲弟弟,一个是军中大将,张鲁也没办法调解,只好把二人分开了,以免再有冲突发生……快看港口那里,刚进来的一队楼船,就是杨任派人来领军械、粮草了!”

说话间,杨柏向港口方向一指,果然开进来一支船队,竟然有七八十艘大楼船呢,如此多的运载数量,说明秦岭前线战事激烈,军械、粮草消耗非常之多。

船队停靠好之后,立刻下来一队武士,四处询问杨柏的踪迹,看来是急于领取军械、粮草,也好早些返回秦岭前线去,否则汉中军物资短缺,是挡不住曹军进攻的!

“你暂且去应付下,不过要记住了,一粒粮食、一件军械也不许给杨任的船队,如果他们询问原因,就全都推到张愧身上,明白了吗?”

“小人明白了,一定做的天衣无缝,嘿嘿!”

“再把以往杨任索要物资的书信,全都送到船舱中来,本大司马另有用处!”

“诺!”

杨柏又爬着出去了,心中对萧逸的畏惧深了许多,本以为自己就够坏的了,没想这位更加阴险,简直杀人不见血呀!

很快的,码头上响起了争吵声,刚下船的武士们还拔出宝剑,对着乐城一顿大骂,隐约还听到张愧的名字,看来是恨之入骨了!

紧接着,一大堆书信送过来了,皆是大将杨任的亲笔,上面签名、官印、秘押一应俱全,萧逸翻看过之后,脸上出现了阵阵阴笑--挑拨离间,破敌良策!

不过想计划顺利进行,还需要一个有特殊技能的人,和一个善于编造故事的人,自己麾下谁最合适呢?

“来人呐,把码字的给我叫过来!”

“诺!”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“大司马明鉴呀,小人辛苦码字、日日更新,最近一段时间绝无拖欠,内容也是按您的口味,极尽美艳庸俗之能事!

这是刚写好的《小道士寻花问柳传》,请大司马过目观看……小人只是喝点小酒,意在寻求灵感,绝无懒惰之念呀!”